UNIX神器之awk/gawk
AWK及特点
日常在shell中使用awk基本是家常便饭了,但是详细的写一些小程序还是第一次,总体是下来,还是深深得被这门年龄比自己都要大的工具语言的魅力所折服(since 1977)。作者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鼎鼎大名的Brian W. Kernighan (即K的简称来源)。目前所用的版本大多是gawk或者nawk.
作为一门微型且完整的编程语言,awk可以用数行代码就完成其他语言需要数倍的LOC才能完成的工作。其设计哲学也是比较特殊的,核心是data-driven的,并且采用了和C类似的语法来组织。它最核心的思想应该是如下两点:
- pattern-action 结构 借由强大的正则表达式来匹配pattern,然后执行pattern对应的操作
- Record/Field 处理模型 所有的输入数据都根据制定的record separator 分割成 record
- 每一个record再根据field separator 分割为fields. POSIX 定义的 field separator可以为正则表达式,而gawk可以允许record separator同时为正则表达式
- 采用预定义变量来获取field
缘起
引发我花点时间来仔细研究awk的起因是这样的,我们的程序在做profiling的时候,发现原来用shell写的脚本分析一次话费的时间太长。初看了下那个脚本,大概的逻辑是要扫名所有的log文件,按照时间戳将关注的时间所耗费的时间提取出来,计算平均值,波动等最终画出曲线图。
整体的脚本有几个部分(python+bash),处理一次40MB的log文件需要耗费40分钟~1个小时,这显然超出了预期;中间一个处理很长的部分是grep某个时间段的信息然后按照报表格式写入到中间文件中。在想能否优化这一节的时候,忽然就想起了模式匹配来(学习Haskell的最深印象),于是大致翻了一下awk,发现很容易通过模式匹配使得按行处理,同时记录中间的信息,而一个时间段恰好和awk的record概念吻合。
花了2个小时研读了下awk的函数语法,自定义自己的时间截取函数(gawk的strftime很有用,尤其我们发现记录有跳跃要自动补全中间的数据记录时),通过三个pattern截取需要的信息,30分钟写出来awk的代码来。
所幸的是,其它的shell脚本都不需要任何改动,重新跑一次,3s就处理完了原来40MB的文件,看来这点时间投入还是相当值得的。
Leave a Comment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